
易道醫哲學智慧傳承與實修大講堂
哲學創新思維
實修涵養生命
名師親授
張其成 易
著名國學教育思想家,現代易學專 家,國學養生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教 授,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首任院長。 蟬聯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張其成中 醫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國家非遺“張一 帖 ”醫家第15代傳人,享受國務院特殊 津貼專家。
孟至嶺 道
字正然,號云卿,別號寂寥山 夫。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委員,中國道教 協會副會長,北京白云觀方丈。
孔令謙 醫
孔子第七十六代孫,四大名醫之一 孔伯華先生之孫。北京市市級非物質文 化遺產“孔伯華中醫世家醫術 ”代表性 傳承人。孔醫堂中醫連鎖醫療機構創始 人、董事長。
易道醫哲學智慧
“正本清源 ”是中國傳統文化亙古不變的淵源。 古往今來,有大成就者,無不是集易道醫三者為一 爐進行系統的參悟,修證,實踐。易為大道之源, 以天地為綱紀,言萬物造化之契機,道蕓蕓眾生生 化之妙理,一理貫天地人三才之道盡之矣。內經的 核心思想是以《易經》天人合一的理念為主體框架 , 專門講述人體各臟腑經絡等與大自然的息息相關 對應之理。道家以老莊思想為核心,深層次地闡述 生命與自然息息相關的哲學思想,強調身體,心神 和精神的整體養生,其養生哲學對人身心健康的維 護,尤其對人道德的調適具有重要價值。
講堂立足經典,寓道于術,從中正法脈,借名 師傳授。集易學、道家、中醫養生方法為一體,身 心合一進而實修,學其理,明其法,以資人事智慧 , 以通事業繁雜,以養精華身心,為生命的不同領 域賦能。
易道修心 醫道養生
課程特色
實證 道法自然
以萬古經王——《周易參同契》中部分原文精華 為參考,進行詳細講解,了解道家煉丹養生方法及日 常自我調理養生的核心方法。
實修 天人合一
專業養生導師指導,通過正確地實修鍛煉,實 現“七七血質變,百日筑基一小成,千日修身胎骨 變 ”的目標。
易用 窮則通變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學習圣人設卦 觀象之法,通過易理指導人生、事業,明辨吉兇。
問道 溯道教之源
問道中國道教祖庭龍虎山等道教圣地參訪,實 地體會道家實修,身臨其境地了解道家歷史脈絡、 養生修身。
調理 平衡陰陽
以中醫理法探其源而守神、保精,以方藥除疾安身。
診斷 見微知著
一對一為學員構建健康檔案,根據需求為學員 進行診斷調理。
核心課程
易道醫哲學智慧傳承與實修
中華文化的源頭 —《周易》智慧
身易與健康
易理與術數
易經與現代應用
易道醫哲學與養生
道家哲學 與道家養生
道醫實修研學
道家內丹實修與《周易參同契》精解
道家經典解讀
道家文化研究
《黃帝內經》 與中醫養生
天人合一生命觀
人體五臟六腑 生成原理
三部九侯與人體 對應關系
不治已病治未病
四時調整身心與 四時養生論
招生對象
企業董事長、總經理、企業接班人及高層管理人員 有意進修國學課程的學習者以及養生愛好者
學習形式
課堂經典研習+道教養生圣地實修+特色主題活動+心靈禪修
湖北武當山 · 四川青城山 ·江西龍虎山 ·江蘇茅山 ·廣西巴馬等
學習時間
學制一年,九個單元,20天課程(含實修研學) 每個月集中一個周末上課
擬邀師資( 排名不分先后)
張老師
著名國學教育思想家、現 代易學專家、國學養生專 家、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 院首任院長、教授。
孟老師
字正然,號云卿,別號寂 寥山夫。現任第十四屆全 國政協委員、民族和宗教 委員會委員,中國道教協 會副會長,北京白云觀方 丈。
孔老師
孔子第七十六代孫,四大名 醫之一孔伯華先生之孫。北 京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孔伯華中醫世家醫術 ”代 表性傳承人。孔醫堂中醫連 鎖醫療機構創始人、董事長
李老師
易醫名師、上海無極書院 執行院長、易文化研究院 院長。
劉老師
著名易學名師,精通《黃帝 內經》與《易經》。研究道 家文化四十余載,對道教各 門派的修身養生方法均有深 入的研究與實踐心得,形成 一整套體系完備的黃老之術 的高級修煉養生方法。
崔老師
中國傳統文化學者,北京大學 歷史學碩士,中國武式太極拳 傳人,從事國學及傳統養生研 究二十余年,提倡中國文化即 身心文化,對武道和醫道頗有 造詣。
張老師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中醫院副主任醫師,三十余年臨床經歷,從五運六氣和體質入手,將中醫與西醫、宗教人文醫學等有機結合,揭示生命本質。擅長診治三高等常見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及腫瘤
溫老師
廣州中醫藥大學《黃帝內經》教研室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一院內科專家,從事教學、科研、臨床醫療工作三十多年,曾獲廣東省教學成果省級一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等。
魯老師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博導,當代易學名師,著有《細讀周易》、《讀懂周易》、《周易的智慧》及《周易導讀》等。
黃老師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中醫學會醫古文分會常務委員、北京教育考試院醫古文命題主任、《中醫教育》《中華中醫藥雜志》審稿專家。
- 上一篇:正商國學院東西方哲學與商業智慧
- 下一篇:歷史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