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特色本科項目巡禮之五】古典語文學項目:習語言,閱原典
編者按:“因材施教,分流培養(yǎng)”一直是北京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特色之一。轉專業(yè)、修雙學位、輔修早已成為北大本科生拓展視野、培養(yǎng)興趣的常規(guī)選擇。除此之外,北大還在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的基礎上,為本科生們提供了許多特色教育教學項目。招生辦公室與新聞網合作推出“北大特色本科項目巡禮”專題報道,全景展現整合科學,圖靈班,國家發(fā)展研究院,IO&IPP,古典語文學,外國語言與外國歷史,思想與社會,政治、法律與社會,嚴復班等特色本科項目,以展現北大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工作之一隅。
“你這書一箱一箱地往回買,宿舍都堆不下了。”
“可我1500元的報銷額度還沒用完呢。”
“三年下來,宿舍豈不得成藏書樓了?”
2009年夏天,人文學部開始醞釀“古典語文學”項目,旨在立足北大文史哲和外文優(yōu)勢,培養(yǎng)既精通東西方古典與古典語言,又有時代意識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學術領軍人才。2010年6月,“古典語文學”項目列入“北京大學基礎學科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試驗計劃”校級項目并開始正式招生。
談及項目培養(yǎng)理念,“工夫之養(yǎng)成,思想之錘煉”足以概括之。具體而言,既要具備扎實的語言功底和閱讀古典的能力,又要具備必要的哲學素養(yǎng)與思想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也就決定了兩大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語言學習”與“經典研究”。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打通了文史哲和外院的課程體系,組織了一批專業(yè)基礎課程與跨學科聯合課程,形成多元模塊供學生選擇,以打破學科壁壘,實現跨學科人才的培養(yǎng),達到對“古典”進行綜合研究的目的。
設立之初,項目有“中國古典學”(簡稱“中學”)和“西方古典學”(簡稱“西學”)方向。以西學為例,課程涵蓋古典學基本訓練、相關經典閱讀和古典語言(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的學習。語言學習年限為兩年,第一年學語言基礎知識,第二年閱讀古希臘語或拉丁語原典。兩門語言至少有一門學滿兩年,另一門學滿一年即可。此外,項目還為古典班的所有同學專門聘請英語外教,教授高級口語與寫作。
至于古典班的授課優(yōu)勢,除了小而精,哲學系12級朱子建同學介紹說:“古典班的學生可以給自己安排課時,可以‘霸道地’要求老師開設專門的課程。”古典班的同學還可以享受導師制的獨特福利。即便你喜愛的老師不在古典班項目中,你也可以邀請TA擔任你古典班的導師。此外,古典班的同學每學期每人有1500元的書費報銷額度,羨煞旁人。特別是在書籍越來越貴的今天,這絕對是一項誘惑力十足的福利。
項目至今,已經招收了165位同學。截止去年,已有五屆74人畢業(yè),絕大多數進入了世界各地名校繼續(xù)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這符合項目的學術導向。項目設定了“本碩博”連續(xù)培養(yǎng)機制,本科期間重在古典語言與原典方面夯實基礎、培養(yǎng)興趣,碩士博士階段重在學術研究。
于歷史學系16級王杰同學來說,古典班是一個純粹的、寧靜的學習平臺,提供另一個專心學習、潛心鉆研的機會。與其他課程不同,古典班課程的一大特點是直接面對文本,直接面對原始文獻。除了克服語言上的障礙和自身的努力之外,與他人的討論與交流也非常必要。可以在小班課堂上激烈討論,可以選擇向自己的導師請教,還可以組織讀書會、討論會加以探討。與來自不同院系的同學交流,收獲更多的是思維和視野的開拓與提升。
此外,古典班同學還自主編輯學生自己的學術刊物《北大古典學》(半年刊),運營“北大古典語文學”微信平臺。今年,還新組織了一個Lunch Talk,邀請老師與學生共話學術。古典班同學們的主動性得到充分激發(f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中國古典學”方向和“西方古典學”方向,今年新增“亞非古典學”方向,涉及亞非三大文明:古埃及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古代安那托利亞文明。
Tip: “古典語文學”項目面向人文學部(中文、歷史、哲學、外院、考古、藝術)和元培全體大一學生招生,招生時間為春季學期
相關閱讀
【北大特色本科項目巡禮之二】圖靈班:挑戰(zhàn)科學極限
【北大特色本科項目巡禮之三】國發(fā)院:直面現實,推動進步
【北大特色本科項目巡禮之四】國際組織與國際公共政策項目:助力中國參與全球治理
編輯:麥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