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制服网站/一级做性色a爰片久久毛片/国产av不卡一区/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課程內容

五明養生高級游學班

文章發表:2018/12/4 11:09:25 文章出處:本站原創 作者:佚名 【字體:
【課程緣起】
道德教化,文化立國,智慧養生,文化為綱!中華文化,民族之根;中華醫道,民族之神。大道顯現天道、地道、人道,人道顯現生生之道,包括自然、社會與生命之道。中華文化是“生”之文化,《老子》、《黃帝內經》、《周易》等經典,皆為對大道之展示。
養生之道,生生之道,智慧之道。重現中華文化;重現老子大道,重現諸子百家;重現黃帝內經,重現中華醫道;重現人類智慧,重現養生術理!為中華文化正本清源,為民族精神舒魄展魂;為國家興盛立綱張紀,為人類未來深謀遠慮;為企業發展固本培元,為個人健康調神益氣!
五明養生修煉,正本清源,求本索原;究文化根源;廣及醫易儒佛,諸子百家;縱論中華智慧、中華養生;并以中華文化與中華醫道,引領企業家做人之道、健康之道、成才之道。此乃企業文化之本,企業管理之本,企業生存之本,企業發展之本!
【課程目的】
(一)愿景
五明養生,修身修心,修性修命,調氣調神,入靜入定。
五明養生,讓每個人找回身體的自我,找回生命的動力,注入靈性的活力。讓你獲得完整的身、心、靈的新生,樹立全新正面的人生與信念!激發你先天的智慧與深層的潛能,徹底將你帶入覺悟的空間,圓滿的境地。經歷的變故,需要重新整合;內在的神性,呼喚智慧的增長;生命的體驗需要更深的禪變。
這是一個生命之旅,重新發現生命的真諦,把握生命的智慧;
這是一個養生之旅,陰平陽秘,學習養生,健康身心,滋養生命;
這是一個心靈之旅,探索靈慧,尋找真我,靜坐參禪,明心見性;
這一自我探索的過程可能是你一生能夠接受的最大教育。
(二)體系
安全保證:知行合一,這是一個有可靠向導的生命之旅! 
《知》學習東方道家、中醫、佛家,對生命的全方位的解讀和認識,了解西方營養學、健康學、心理學和生命
 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
《行》是一次學習之旅,更是一次體悟生命之旅。游覽國內外大好河山,傳授最地道的養生修行方法,習練佛
 學、道學、武學的傳統養生功法技巧,樹立正確的觀念與方法并指導安全實踐。
《合》學習知識和鍛煉功法相結合,找到適合自身的養生理念和養生功法,進而成為個人   
   終生的養生習慣
《一》體悟身心靈的統一,感收天人合一的境界。 找到自身的生命節律,制定屬于自己的生命節奏解決方案。
【課程收益】

 

 

1、建立個性化私享健康檔案:
專家名醫,為每一位學員從望聞問切的中醫診斷,到骨骼摸骨診斷,營養學、基因學診斷,
全方位給出一份生命健康檔案,指導學員未來個人工作、生活。
2、學習明理,樹立正確的生命觀:
通過聆聽與踐行,通過行走與感悟,通過互參與共修,找到自己的生命節奏。
上知天命,下解自惑,完成對自身生命的再認識。
學習東方道家、中醫、佛家對生命的全方位的解讀和認識;了解西方營養學、健康學、心理學和生命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
以傳統文化為紐帶,結合現代醫學知識理念;錘煉哲學思維,頓開思想智慧,修養身心,陶冶性情,追本溯源,頓悟生命;
探究生命真諦,樹立正確的身體觀與生命觀。
3、傳授養生功法,傳承養生精髓:
學習道家養生功法,訂制適合自身的個性化養生功法方案。
幫助每一位學員找到自身的生命節律,養成正確的健康生活習慣,實踐養生理念。
4、中醫調理,名家診斷:
結識當代中醫名醫大家,把診身體,個性化診斷。

 

 
【課程學習】
一年級課程

 

 

第一單元     明理開智——養生智慧
學習主題一
中國文化——養生大道
授課目標
“贊天地之化育”,求“天人合德”
授課大綱
中華文化第一是“人”,第二是“生”。“生”是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價值觀。我們智慧的先民推崇“贊天地之化育”,追求“天人合德”,也就是“你活我也活”的境界。人要活,細菌病毒也要讓它活,這就是生態,也就是“萬物并育而不相害”,“與萬物浮沉于生長之門”。唯有樹立如此博大的氣度,才能把周圍環境中的因素,轉化為有利于“生”的因素。從養生中學習智慧,體味生命之大道,享受健康快樂。
學習主題二
內經研讀——靜思生命
授課目標
《黃帝內經》是人文的,富含哲學智慧。
授課大綱
《黃帝內經》研讀(一)
《黃帝內經》是中華傳統醫藥的圣經,是幾千年醫藥養生修煉的活水源頭!饵S帝內經》是醫學,更是醫道,它是智慧之書,是對自我生命體認知的完美詮釋,讓人們認識生命的本源。
《黃帝內經研讀》(二)
《黃帝內經》:中醫寶典,生命的智慧!饵S帝內經》由《素問》、《靈樞》兩大部分組成。它能引導我們順應自然的力量,幫助我們認知生命、尊重生命、靜思生命,于細微處領略世間的玄妙智慧。
《黃帝內經》主要內容: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運氣學說。其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它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是養生,是文化,更是生命哲學。
第二單元    生命本源——中醫的生命觀
學習主題一
中醫理論——了解自我
授課目標
中醫養生基礎——了解自我體質
認識神奇的人體——中醫臟腑養生
授課大綱
中醫認為所有疾病都是可以避免和治愈的。學習中醫的整體觀、系統觀和思維方式,并將其應用到事業和家庭生活中,修養身心,培養“防患于未然”的意識。同時,我們可以借助中醫體悟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等思想精髓,認知世界萬事萬物的真相及本質,增益智慧。
學習主題二
飲食養生——食藥同源
授課目標
健康飲食,食補養生。
授課大綱
飲食與起居養生,藥食同源與養生。
生活中的養生智慧。
學習主題三
季節養生——自然之法
授課目標
春養生,夏養長,秋養收,冬養藏
授課大綱
生、長、化、收、藏。天、地、人是一個整體,人與天地是相應的,陰陽互根互補,陰根于陽,陽根于陰,陰為陽之基,陽為陰之動力。強調“人法自然,人順四時”。即:順應春、夏、秋、冬的陰陽氣化調整生活。
學習主題四
經絡養生——舒經活絡
授課目標
了解人體經脈——自我養生
授課大綱
經絡是古人在長期生活保健和醫療實踐中逐漸發現并形成的理論,以手、足三陰和三陽經以及任、督二脈為主體,網絡遍布全身的一個綜合系統,內聯五臟六腑,外布五官七竅、四肢百骸,溝通表里、上下、內外,將人體的各部分連接成有機的、與自然界陰陽屬性密不可分的整體。
經絡穴位養生法不僅指導著中醫各科的臨床實踐,而且是人體保健、養生祛病的重要依。運用針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經絡、穴位,以激發精氣,達到調和氣血、旺盛代謝、通利經絡、增進人體健康的目的。
第三單元   生命科學——西醫的生命觀
學習主題一
當代醫學——西醫理念
授課目標
了解當代醫學,從了解西醫理念開始,從了解身體的構成開始。
授課大綱
當代西方醫學的價值觀、病理觀。
當代西方醫學的解剖學、神經學、心理學。
當代西方醫學的營養學、健康學、生命科學知識及人身體與生命的影響。
學習主題二
護衛身心——心理健康
授課目標
心理學是一種研究人類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科學,包括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
授課大綱
   心理學一詞來源于希臘文,意思是關于靈魂的科學。隨著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對象由靈魂改為心靈。心理學成為研究人和動物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行為規律的一門科學。
  今天對健康的定義不僅指的是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人們的心理健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能夠進行自我估價、自我檢查與自我督促,并且也能正確評價他人的行為。
   第四單元   生命的力量——動靜之間,養生奧義
學習主題一
養生的奧義——動靜之間談養生
授課目標
三大理念:全元養生、本原養生、隨機養生。
授課大綱
智慧養生的四大準則:法于陰陽、和于數術;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
三大理念:全元養生、本原養生、隨機養生。養生中動靜兼修、靜修為本的基本原則。 

 

二年級課程

 

 

第一單元   生命真諦——道家養生
學習主題一
長生久視——道家修煉
授課目標
“自然無為,道法自然”的道家養生思想精髓
授課大綱
道教養生學以道教的宇宙生成理論為依據!兜赖陆洝吩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自然無為,依靠自己的力量,達到生存和發展的最佳狀態,稱為“生態智慧”。
“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能分離,得“道”即可長生,違“道”只能短壽。這是道家養生思想的根本觀點。
學習主題二
煉己筑基
授課目標
學習傳統道家的養生智慧,習練道家養生法門。
實修筑基
授課大綱
道家養生是最高明澄澈而又最博大精深者。
道家養生重本體、重訣法、重功夫、重實證。其理論與方法,無不本末兼顧,體用無遺;道家養生注重從心性起修,以高尚其人生,純化其心靈,渾全其先天真性,而圣化其生命,神化其生命;期其生命之光輝,能上下與天地同流,與日月同光,與宇宙常存,與造化常新!本主題闡釋道家養生,大之可以極圣功神化之妙造,小之可以達養生盡年之微旨,正確地做好養生保健。
第二單元  大道絕學——內丹修煉
學習主題一
中華傳統內丹學的認知
授課目標
內丹學的現代認知
授課大綱
內丹學是以天人合一思想為指導的一種修行方式。
丹者,單也,。惟道無對,故名曰丹。經過在經絡里的不斷疏通,從而達到“經絡全通、百骸俱暖”高質量生活狀態。其修煉步驟是“煉己筑基、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
學習主題二
內丹養生的生命智慧
授課目標
內丹養生中蘊含生命大智慧
授課大綱
內丹之學,源遠流長,傳于稷下黃老、闡發于漢末,盛行于晚唐不斷趨于成熟,并逐步形成了完備的理論體系和多種多樣的修煉途徑。它宗依《道德經》《沖虛經》《南華經》《陰符經》等經典,融攝易、儒、醫等學,實踐體驗,形成了基于人體生命順逆升沉的獨特理論,對氣功、醫療、人體科學諸方面,都有廣泛的影響和啟發作用。
學習主題三
內丹養生與性命雙修
授課目標
煉神還虛--《周易參同契》的奧義
授課大綱
內丹術是道家重要的修煉方法。以人的身體為鼎爐,修煉“精、氣、神”而在體內結丹,達成強身健體、提高人體的生命功能、甚至“成仙”的目的。
南北隋初時期,《周易參同契》在社會上公開傳布,促進了內丹學的發展。據《羅浮山志》載,青霞子蘇元朗于隋開皇中 . 來居羅浮,歸神丹于心煉,“自此道徒始知內丹矣”。 
學習主題四
中國古代養生名家得道實修寶鑒
授課目標
名家之言,悟道寶鑒
授課大綱
自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內丹學突放異彩,在道教修煉方術中占據統治地位。著名內丹家崔希范、鐘離權、呂洞賓、陳傳、劉操、施肩吾、陳樸、譚峭等高道以內丹學傳功度人,使內丹功法趨于成熟和完善。
唐代丹家以張果與司馬承禎對內丹學之發展貢獻最著。
第三單元   生命永恒——藝術養生
學習主題一
藝術養生——物我兩忘
授課目標
藝術養生,陶冶情懷,物我兩忘
授課大綱
藝術應人類精神而生,自古就被認為是人們生活品質和個人修養的具體體現。養生不僅要調養身體,更要呵護心靈。
從音樂、書法、繪畫、舞蹈等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入手,闡述藝術與養生之間的密切關系。于美好的藝術享受中,達到調養身心健康的目的。

 

 【功法習練】
<一>、道家養生功
教授道家導引術:導氣以和,引體至柔。內外兼修,動靜合一;調氣調神,入靜入定。
道家導引養生術,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以肢體運動和呼吸運動相結合的養生方式。古代高壽之人,經常學習導引,學習熊鳥等動物的動作,活動腰體與關節以求長生不老,導引作為一種獨具特色的養生方法被歷代養生家所繼承。
<二>、習煉太極:
于習練中懂陰陽,知養生。功法:無極樁、混元樁、太極拳套路(太極嫡傳弟子親授)。
<三>、情志養生
茶道傳承,學習真正的中國茶道,而不是茶藝(中華茶道傳承人親授);
琴道傳承,學會一曲琴音,體會知音內涵(中華古琴道傳承人親授);
 【洞天福地:道家逍遙游】
  五明養生游學,尋仙訪道,寄情于山水之間;
  道家洞天福地,打坐練功,汲取天地之靈氣。 
武當山,道教圣境。
武當山,全真第一名山。武當山,武當派功夫發源地,世界文化遺產,被稱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 漢代陰長生,唐代呂洞賓,明代張三豐等均在此修煉。
——游學武當山,參觀武當美景,拜訪武當掌門,傳授道家養生理論,習練道家導引養生術。
終南山:道教圣山。
終南山,道教全真派發祥圣地,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天下第一”的美稱。 
——問道終南山,拜訪終南山隱士,學習養生知識,習練養生功法,體驗真正的道家游學。
青城山,天下幽。
青城山,全球道教全真道圣地,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游學青城山,拜訪青城道士,學習養生知識,習練道家功法,體驗真正的道家游學。 
龍虎山,道都。
碧水丹崖——龍虎山,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龍虎山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中國道教發祥地。張天師后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
——問道江西龍虎山,拜訪張天師,學習中醫養生知識,習練太極拳,體驗真正的道家游學 
嶗山,東海仙山。
嶗山,位于青島市東部,是中國海岸線第一高峰,有著海上“第一名山”之稱。道教發祥地之一。道教宮觀多達近百處,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說。參觀太清宮,見證兩千年古樹之生命奇跡
——游學東海嶗山,拜訪嶗山道士,學習養生知識,習練養生功法,體驗真正的道家游學 
茅山,天下第一福地。
茅山,位于江蘇句容,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被道家稱為“上清宗壇”。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譽!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勝景,峰巒疊嶂,物華天寶。茅山問道,瞻仰老子像,體悟葛洪、陶弘景養生秘訣。
——游學茅山,拜訪道教大咖,學習養生理論,習練道家功法,體驗真正的道家游學。 
羅浮山,道教圣地。
羅浮山,龍門派祖庭。道醫祖庭。位于廣東省博羅縣,有“嶺南第一山”之謂。道教稱其為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晉著名道士葛洪晚年在此山煉丹著述。      
南北隋初時期,《周易參同契》在社會上公開傳布,促進了內丹學的發展。據《羅浮山志》載,青霞子蘇元朗于隋開皇中 . 來居羅浮,歸神丹于心煉,“自此道徒始知內丹矣”。 
——游學羅浮山,拜訪羅浮山老道長,學習養生理論,習練道家功法,體驗真正的道家游學。
齊云山,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齊云山,歷史上素有“黃山白岳甲江南”之美譽。方圓一百一十平方公里;境內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間以幽洞、曲澗、碧池、青泉,匯成勝境。
——游學齊云山,拜訪當地道長,學習養生知識,習練道家功法,體驗真正的道家游學。
【核心師資】
敦請來自北京大學、北大醫學部、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中醫藥大學、協和醫院、解放軍總醫院、武警總醫院等機構的專家學者,道家養生高士,佛門禪修踐行者聯袂授課。結合企業家特點,針對性的闡發養生智慧。
五明養生總顧問:王慶余老先生
中國當代卓越的武術大師和道醫大師,道家峨眉筋經門傳人、掌門人。武術大師,集武術、氣功、醫療于一爐,手功、藥功、內丹于一身的大成就者。
王先生出生于武林世家,初年秉承家學,后又拜四川高道李永宏(歡喜道人)門下。學習道家文化、武術、內功、醫學、養生。先后數次調入國家體委為奧運會的金牌得主療傷,讓他們為國家爭得榮譽,奪得了世界金牌。近20年來為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國際友好人士治愈內傷病和疑難病癥,取得了神奇的療效。多次赴德國、法國、意大利、美國的大學授課。同時擔任成都道教協會的常務理事、道教養生研究所所長、省人民政府文史館、參事館員、研究員等職務。
中醫養生專家學者(部分)
陸廣莘 :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
文爾鄰:傳統文化學者、養生學和管理學專家。 文老自60年代起,遍訪太極名家,盡得真傳,經過四十余年修煉,參悟,總結,創編長壽功法。
關慶維:中國當代著名中醫專家,中國四大名醫嫡傳,北京同仁堂國醫館館長。
劉力紅: 醫學博士、教授、中國當代名中醫。
羅大倫: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博士,一直致力于推廣中醫文化的工作,被譽為中醫新生代的領軍人物。
王心遠:中醫專家、養生學家,北京大學養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傳統醫學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系汪逢春、瞿文樓的第三代傳人,特別是得清宮御醫傳承(第三代傳人)。
道教明師道長(部分)
任法融道長:國道教協會名譽會長。
李光富道長:國道教協會會長,道教名山武當山全山住持,武當山道教協會會長。
張金濤道長:國道教協會副會長,道教名山龍虎山全山住持,龍虎山道教協會會長,道教創始人張道陵血胤后裔。
楊世華道長:蘇省連續三屆道教協會會長,道教名山茅山全山住持。
李宗賢道長:青島市道教協會副會長,道教名山嶗山太清宮住持。
招生人數和收費標準
學員限定人數為30人,小班授課。按報名順序考察錄取。
【授課地點】
授課北京大學、游學祖國名山大川
【學制】
總學制三年,其中一年級課程一年半,二年級課程一年半。
采取游學方式,每2-3個月集中授課一次。
【修學費用】
全部課程學費(三年)12.8萬元/人年(含聽課費、資料費、證書費等)。
在入學注冊之前一次交清,學員注冊繳費后如中途退學不再退費。學費只含上課費和正常組織的輔導費。游學考察費用學員自理。
證書頒發
參加全部課程學習合格者,頒發結業證書。建立學員檔案,成為企業家同學會終身會員。
【五明養生大事記】
2005年03月,遍訪國學與中醫名家,形成以史學、儒學、易學、兵學、禪學、道學、醫學為基礎的
(五明)國學模塊化課程體系。
2007年08月,在北大(五明)國學智慧總裁班醫學模塊基礎上,五明養生(短期班)項目正式運作
第一期養生(短期)班在大覺寺開課,由陸廣莘、曲黎敏等領銜主講。
2008年05月,第二期養生(短期)班在大覺寺開課,由中里巴人、郝萬山等領銜主講。
2008年07月,第三期養生(短期)班在溫都水城開課,由劉力紅、中里巴人等領銜主講。
2008年09月,第四期養生(短期)班在臥佛山莊開課,由關慶唯、郝萬山等領銜主講。
2009年05月,在重慶縉云山道觀開設第五期養生(短期)班,由觀內道長等領銜主講。
2009年08月,第六期養生(短期)班,在重慶縉云山道觀開設,由觀內道長等領銜主講。
2010年05月,第七期養生(短期)班,在重慶縉云山道觀開設,由觀內道長等領銜主講。
2010年08月,第八期養生(短期)班,在重慶縉云山道觀開設,由觀內道長等領銜主講。
2012年6月,第九期五明養生(短期)班,在北京大覺寺開課,特邀青城山筋經門掌門,筋經門第二代傳
人,原國家領導人健康養生顧問。王慶余老先生親自傳授道家筋經門養生功法。
2013年12月,五明養生班課程全面改版升級,開設長期班項目。
【課程時間表】
單元一
【授課時間】2014年6月6-8日
【授課地點】北京·八大處
【授課教師】王心遠老師、孔令謙老師
【授課主題】黃帝內經與四季養生、現代中醫養生智慧
【養生功法】太極樁功(孟慧榮老師)
單元二
【授課時間】2014年7月24-27日
【授課地點】山東青島·嶗山
【授課教師】王心遠老師、羅大倫教授、嶗山道教協會會長
【授課主題】修身之道與養生、老莊與道家養生
【養生功法】太極拳
單元三
【授課時間】2014年8月21-24日
【授課地點】北京·北京大學
【授課教師】劉力紅教授、李峰教授
【授課主題】黃帝內經與養生健康
【養生功法】八段錦(李峰教授)
單元四
【授課時間】2014年9月25-29日
【授課地點】湖北十堰·武當山
【授課教師】王大有、云鶴道長、玄輝道長,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李光富道長
【授課主題】手診、道家養生
養生功法】九宮旋轉十二樁法(楊力群老師)
單元五
【授課時間】2015年5月21-24日
【授課地點】江蘇句容·茅山
【授課教師】羅大倫教授、許理安道長
【授課主題】舌診、神農本草經養生智慧
【養生功法】筋經八法功(許理安道長)
單元六
【授課時間】2015年7月16-19日
【授課地點】江西鷹潭·龍虎山
【授課教師】楊志勛、安冠林道長
【授課主題】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
【養生功法】心游太極(安冠林道長)
單元七
【授課時間】2015年9月29日-10月3日
【授課地點】湖北十堰·武當山
【授課教師】李峰教授、王慶余老先生,關慶維先生
【授課主題】飲食養生—食藥同源
【養生功法】五行氣功(陳師宇道長)
單元八
【授課時間】2015年11月27-29日
【授課地點】北京·北京大學
【授課教師】
【授課主題】當代醫學的生命科學觀、心理學與飲食與起居養生
【養生功法】太極拳
單元九
【授課時間】2016年4月
【授課地點】江蘇句容·茅山
【授課教師】許理安道長
【授課主題】辟谷養生
單元十
【授課時間】2016年6月
【授課地點】西安·終南山
【授課教師】任法融道長
【授課主題】道家養生
【授課內容】道家養生思想、內丹術
單元十一
【授課時間】2016年8月
【授課地點】四川·青城山
【授課教師】王慶余老先生,樊正倫教授
【授課主題】丹道學
【授課內容】丹道學
單元十二
【授課時間】2016年10月
【授課地點】廣東·羅浮山
【授課主題】《周易參同契》的奧義
【授課內容】周易參同契》的養生大道
單元十三
【授課時間】2017年4月
【授課地點】廣西·巴馬瑤族長壽村
【授課主題】動靜之間,養生奧義
【授課內容】養生理念、陰陽平衡與養生
單元十四
【授課時間】2017年6月
【授課地點】安徽黃山·齊云山
【授課教師】
【授課主題】中華文化的養生大道
【授課內容】文化養生要義、中華文化的養生大道
單元十五
【授課時間】2017年8月
【授課地點】吉林·長白山
【授課教師】
【授課主題】現代科學生命觀
【授課內容】西方醫學的養生理念,
單元十六
【授課時間】2017年10月
【授課地點】北京
【授課教師】
【授課主題】藝術與養生
【授課內容】茶道、琴道傳承藝術,書法、繪畫、古樂情志養生
說明:以上課程的時間、地點基本確定,但是仍以集結前40天的預告為準。師資也將以最佳方案為目標調整配置。
【聯系方式】
電話:010-62719327      
在線報名(提交表單后我們將及時聯系您)
課程: *
姓名:
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