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制服网站/一级做性色a爰片久久毛片/国产av不卡一区/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課程內容

“首屆古典語文學青年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

文章發表:2018/10/29 9:33:39 文章出處:本站原創 作者:佚名 【字體:

2018年10月20-21日,“首屆古典語文學青年論壇”在北京大學人文學苑2號樓舉行。本屆論壇以“古代經典與現代社會”為題,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等12所高校的30余位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參加了本屆論壇。

在20日上午的論壇開幕式上,項目召集人、北大人文學部副主任李四龍和歷史系副系主任何晉分別致辭。李四龍向從全國各地來參會的同學們表示歡迎,并回顧了北大古典語文學項目的發展歷程。何晉指出,古典語文學項目致力于打破院系之間的學科壁壘,他希望同學們能夠打開視野,進行跨學科的自主學習。自2010年招收第一屆學生以來,古典班已招收了九屆學生,現設中國古典學、西方古典學和亞非古典學等三個方向,以掌握東西方古代文明的語言與經典為切入點,以建設未來的中國文化為使命,爭取造就一批既能精通東西方古典文明、又具有時代意識與創新精神的學術棟梁。

來自中山大學博雅學院的李明真代表外校學生發言。在她看來,簡單地把文史哲課程放在一起學習,很容易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科定位產生迷茫,而北大古典語文學項目是在學生主修專業基礎上進行跨學科學習,這樣的做法讓她感到學科定位很清晰,可以利用古典學拓展的視角促進主修專業的研究。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里,同學們圍繞六個主題展開討論:文獻、書院與思想,文字、音韻與訓詁,中國古代文學,亞非歐古代世界,古希臘哲學及其闡釋,中國古代思想等。在“文獻、書院與思想”的討論中,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陳銳霖同學首先就語類文獻與《說苑》的成書問題作學術報告。同樣來自北大歷史學系的王竣同學則探討《四庫全書總目》和乾隆正統觀之間的差異。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的胡允曉主要報告了《朱子讀書法》的后世流傳。在“文字、音韻與訓詁”會場,南昌大學國學研究院的吳揚廣同學考察衛包對《尚書》文字的改定;北京大學中文系的李泓霖同學分析了《呂氏春秋》高注“讀”類標音術語,王翊同學發表《〈孟子〉古史傳說與出土竹書之對照》,唐琪同學主要對《史記·律書》中的“吳落”與“林林”兩個詞的詞義進行了考證。

圍繞“中國古代文學”這一主題,中國人民大學的閻新超同學和中國石油大學文學院的舒乙同學不約而同地都從文學家視角出發,分別對郁達夫的舊體詩和柳宗元的“因俗而治”觀念進行研究。西北大學文學院的韓凱同學則圍繞“慶歷風神”的核心進行討論,從美學角度闡釋了“慶歷風神”。圍繞“亞非歐古代世界”這一主題,來自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西亞系的常洋銘同學和趙彬宇同學都通過對出土泥板的內容解讀進行了研究。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薛榮臻通過對古希臘文ἁμαρτία一詞的解釋和梳理古希臘悲劇理論,提出“咎——凈——福”的古希臘悲劇理論模式。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孟熙元同學通過解讀撒路斯特《喀提林陰謀》分析作者意圖,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的余丙賢則解釋了格列高利的圣徒形象構建。

在“古希臘哲學”專場,亞里士多德是數位同學選擇的討論核心,來自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的林靖宇、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的鮑秋實和張雨凝、北京大學哲學系的趙洪彬分別討論了亞里士多德的自然目的論、其論選擇中的理性—欲求關系、個體化原則研究和他對于交換正義的理論。重慶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朱鐳博就“傷害”與“公正”主題分享了自己對《尼各馬可倫理學》卷五第8章的讀書感想。北京大學元培學院溫心怡則主要討論了尼采譜系學方法的語文學起源。在“中國古代思想”分會場,中山大學博雅書院的李明真主要闡釋了古人理解中的宗法結構。中山大學哲學系王信然則通過《孔門理財學》分析了儒家經濟思想及其近代轉型實踐。來自北京大學哲學系的黃清揚、秦晉楠和張高博分別從熊十力、錢時和羅欽順三位哲學家的思想出發,闡釋了自己的見解。梁時同學以程顥、程頤對《孟子》人性論思想的繼承與發展為例,展示了古代經典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面臨社會問題被重新激活的一種方式。姚裕瑞從概念史角度闡釋了老子的知識論和倫理學,提出虛靜溢出了先秦關于動靜范疇的敘述。最后,來自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的雷天籟同學報告了董仲舒《天人三策》的《春秋》學解讀。

10月21日下午,李四龍帶領同學們前往國家圖書館參觀。這亦為本屆論壇一個頗具特色的閉幕活動。古籍館陳紅彥副館長以“古籍與古籍工作”為題作專題講座,為同學們展示了圖書館館藏的一批一級藏品:敦煌遺書中的《辨亡論》、趙城金藏中的一卷、宋代浙本中與《柳河東集》合稱“雙璧”的精品之作《韓昌黎文集》,以及一些在印刷史上頗具特色的精品,如《耕織圖》、十竹齋的水印版畫和饾版拱花箋紙等。同學們近距離觀看古籍珍本,一份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敬意油然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論壇是由北京大學古典語文學項目的本科生們自己組織的學術研討會,同學們在一天半的時間里認真地進行論文發表、評議與研討工作,連周六晚上也沒有放過,依舊“雅集”。本屆論壇共收到論文33篇,匯編而成的會議論文集厚達近500頁。

學生自己組織學術研討會是古典語文學項目的重要傳統。在此之前,古典班已經成功舉辦了兩次學術研討會:2015年12月主辦“《孟子》與圓善問題研討會”,2017年3月主辦“圣與俗:經典詮釋與現代學術”。本次研討會擴大規模,邀請研究生在讀的古典班畢業生以及兄弟院校的本科生參會,為同學們提供更充分的跨年級、跨學校交流機會,培育本碩博共同成長的學術交流機制。

編輯:麥洛

責編:凌薇

在線報名(提交表單后我們將及時聯系您)
課程: *
姓名:
手機: *